常见药物相互作用
一、抗生素类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
抗菌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繁殖期杀菌剂、静止期杀菌剂、速效抑菌剂和慢效抑菌剂四类。其联合用药时的相互作用规律大致如下:
1.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联用:一般可获得协同作用。因为前者可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,从而有利于后者进入细胞内发挥杀菌作用。但应注意,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混合后,前两者分子中的β-内酰胺环可与后者分子中的氨基糖连接而致后者抗菌活性降低。故联用时不宜在同一注射器内混合或同时注射,此外,头孢噻吩、头孢噻啶和头孢唑林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,可增加肾毒性,联用时应注意患者的肾功能检查,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联用。
2.繁殖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:一般呈拮抗作用。因为前者可与细菌细胞壁粘肽全成中的转肽酶结合,抑制氨基酸的交叉连接,影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,而后者能促进细菌细胞壁粘肽对氨基酸的摄取,从而加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与前者的作用正好相反。
3.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:一般情况下不宜联用,但在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或流行性脑膜炎时,由于前者不易透过血-脑脊液屏障,而磺胺嘧啶钠则易透过,故此时两者联用可增强疗效。但两者不易混合静滴。
4.静止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:一般不发生拮抗作用。在大肠杆菌、产碱杆菌、布氏杆菌、变形杆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感染时联用可增强疗效。但庆大霉素与氯霉素联用,不但不能提高疗效,反而增强毒性,甚至导致死亡。此外,阿米卡星与林可霉素(洁霉素)或克林霉素(氯洁霉素)联用,也可增加毒性,甚至引起死亡。
5.速效抑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:一般呈相加作用。联用意义不大。
6.同类抗生素联用:可呈毒性叠加作用,一般不宜联用。抗生素的联用并非都是有益的,有时联用还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哐导致二重感染。联用时,一般限于两种抗生素,最多不宜超过三种。
二、利尿药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
1.与强心苷联用:利尿药与强心苷联用,可能会引起强心苷中毒。其原因是依他尼酸(利尿酸)、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机体缺钾、缺镁(尤其缺镁时),使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高所致,即使应用正常剂量的强心苷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。
2.与解热镇痛药联用:阿司匹林、吲哚美辛、布洛芬、保泰松、萘普生等能抑制氢氯噻嗪、氨苯蝶啶、呋塞米、螺内酯及布美他尼的利尿、利钠及降血压作用。
3.与抗生素联用:头孢噻吩、头孢噻啶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妥布霉素及多粘菌素与呋塞米或依他尼酸联用时,可增强肾毒性与听神经毒性,引起听力下降及耳聋或肾小管坏死,尤其用大剂量或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。
4.与降血糖药联用:噻嗪类利尿药能抑制胰岛β-细胞的功能,并促进钾的排泄,可致血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降低而使血糖升高。
5.与降压药联用:虽对降压有协同作用,但亦可对血脂、血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,可增加冠心病、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牟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6.与糖皮质激素联用:应注意血钾监测;长期联用易诱发或加重糖尿病。
7.与骨髓肌松弛剂(肌松剂)联用:髓袢利尿药通过排钾作用,而增强肌松剂的肌松作用,故不宜与琥珀胆碱、筒箭毒碱等联用。
8.与镇静、精神药物联用:利尿药与氯丙嗪或苯巴比妥联用,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;苯妥英钠能抑制呋塞米在肠中的吸收,使其利尿作用减弱;螺内酯与碳酸锂联用治疗躁狂症有协同作用,噻嗪类利尿药与碳酸锂均可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,两者联用时易引起低血钠,并促使组织对锂的摄取,从而导致锂中毒,产生神经系统及心肌中毒等症状。
三、降血糖药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
降血糖药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如联用合理可提高疗效、减少不良反应,联用不当则可引起相反的结果,应引起注意。
胰岛素
1.与磺酰脲类或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联用,能加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。胰岛素制剂可补充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;磺酰脲类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;双胍类可促进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并抑制肝糖原异生。三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,故其中两类联用都可增强疗效。
2.与致血糖升高或降低的药物联用,可降低或增强胰岛素的作用,应注意调整其剂量。
3.与葡萄糖和氯化钾联用,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,小量胰岛素可加强组织对葡萄糖和钾的利用,增加钾的贮藏,而钾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缺氧的心肌细胞,三者联用可稳定心肌细胞的膜电位,为心肌提供能源,促进钾进入受损的极化不足的心肌细胞,使心肌功能恢复,故称极化液(GIK)。
4.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可使胰岛素失活。
5.与抗凝血药、水杨酸盐、磺胺类及抗癌药甲氨蝶呤等联用可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,从而使血液游离胰岛素增多,严重者可引起低血糖或低血糖休克。
6.其他:使用胰岛素时,若饮酒或注射含乙醇的药物,可引起低血糖或脑损害。
磺酰脲类
1.与可致血糖升高或降低的药物联用,可减弱或增强其降血糖作用,应注意调整其剂量。
2.与磺胺类、水杨酸类、丙磺舒、别嘌呤醇、保泰松、吲哚美辛、甲氨蝶呤、土霉素、氯霉素、青霉素类联用,可竞争与血液蛋白结合而引起低血糖反应。
3.与镇静催眠药联用:磺酰脲类可延缓其体内清除,使其血药浓度升高。
4.与甲氨蝶呤联用:甲苯磺丁脲可增强甲氨蝶呤的毒性。
5.与利福平联用:可使甲苯磺丁脲半衰期缩短,降血糖作用减弱。
6.与口服抗凝血药联用可使甲苯磺丁脲半衰期延长,降血糖作用增强。
7.与别嘌醇联用:可使氯磺丙脲半衰期延长,降血糖作用增强。
8.其他:乙醇有降血糖作用,磺酰脲类能抑制乙醇代谢,因此服药期间若饮酒,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和低血糖。
双胍类
1.与利福平联用:能使双胍类血药浓度降低50%。
2.与华法林联用:苯乙双胍能增强其抗凝作用,增加出血倾向。
3.与四环素联用:可增加乳酸的水平。
4.与西咪替丁联用:可增加双胍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减少肾排泄,联用时可增加乳酸/丙酮酸比值。
5.其他:服用苯乙双胍期间饮酒,也可引起乳酸增多。
四、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
1.糖皮质激素:可增加ASP的肾清除率,两者联用可致ASP血药浓度降低。
2.抗凝血药:与ASP联用,有增加出血的危险。
3.吲哚美辛:ASP可减少吲哚美辛(口服)的生物利用度,两者联用可使吲哚美辛血药浓度下降20%左右,但对静脉注射吲哚美辛的影响不大。
4.硝酸甘油:ASP可使硝酸甘油的吸收量增加、峰时加快、峰浓度升高。
5.降血糖药:甲苯磺丁脲、氯磺丙脲等可被ASP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,而致血糖下降,严重者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,联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。胰岛素与ASP联用,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。应注意。
6.甲氨蝶呤(MTX):ASP可使MTX的蛋白结合和肾脏排泄减少、血药浓度升高、毒性增强,可引起骨髓造血抑制。
7.利尿药:ASP可拮抗利尿药的利尿作用并增加肾脏的不良反应。
8.其他:ASP可增强苯妥英钠、氯普噻吨(泰尔登)、吩噻嗪类、甲状腺素、青霉素类、磺胺类药物的作用和毒性;ASP可减弱降压药、别嘌醇、萘普生、酮基布洛芬和丙磺舒的作用;双嘧达莫(潘生丁)可提高ASP的生物利用度,两者联用可使ASP的血药浓度32增加32%。